學科建設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題。生态工程學科的前身是生态學學科,是我校首批建設的重點建設學科,在濕地生态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恢複、土壤環境治理、水環境治理及生态農業等方面有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項目及研究成果。為了進一步整合現有人才隊伍,凝練學科方向,打造結構合理的學科梯隊,推動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綜合伟德 官网的人力資源優勢、已具備的研究能力,及現有的實驗室條件和儀器設備狀況,重點進行生态工程特色學科建設,不僅可以有效支撐生物技術專業内涵發展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産力,更好行業企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生态建設服務,為開展校企合作産學研合作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使生态工程學學科建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為了凸現學科建設的龍頭作用,進而推動我系專業建設、教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工作的開展,我們特制定生态工程學2018至2020年發展規劃,其中近期至2018年,遠期至2020年。
一、學科現狀
(一)學科方向及梯隊
1.濕地環境綜合治理
研究領域包括:運用“3S技術”對濕地生态系統進行評價、診斷,運用景觀生态學原理進行濕地生态系統景觀設計,受損濕地生态治理,水環境治理,環境評估與評價等。
2.濕地生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研究領域包括:生态系統物種現狀調查,研究濕地生物多樣性現狀及保護措施,研究濕地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變化關系,生物資源現狀及經濟動植物合理開發,城鎮化與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性等。
3.濕地生态修複
研究領域包括:濕地生境的恢複,濕地植被修複技術,篩選高效修複性植物進行典型退化草地、濕地的修複,污染水體的植物修複,受損濕地生态恢複,退化濕地生态保育與功能修複等。
(二)學科已取得的成果
1.教學成果情況
近5年,主持省級教改項目9項,校級教改項目5項,發表教改論文多篇,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校級教學成果獎4項,現已建設校級精品課4門,優秀課5門,合格課6門。同時,出版相關教材和教學輔助教材7部。
2.科學研究成果
本學科隊伍近5年共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SCI論文4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承擔了黑龍江省教育廳、科技廳、大慶油公司等科技攻關項目13項,結題7項。研究成果已在大慶部分典型區域應用。
本學科在産學研合作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校企政”合作項目成果突出,省自然基金項目“大慶油田礦區嚴重退化濕地快速修複技術研究”的成果獲取了如陳家大院泡等油田礦區濕地的植物群落調查基礎資料,為完善大慶濕地基礎數據庫奠定了基礎,其部分技術成果也在大慶油田生态工程示範區得到了應用,如柽柳引種栽培方法在位于大慶油田采油一廠三礦區的新三站南泡得到應用。“大慶龍鳳濕地環境變遷與鳥類群落變化相關性的研究”和“大慶地區委陵菜屬植物遺傳關系分析及園林應用特征評價”等自然基金項目,對大慶區域動植物資源進行調查、分類、鳥類群落變化、遺傳關系分析及園林應用方面進行研究,部分成果已在實踐中應用。“油田礦區受損濕地快速修複技術”、“采油作業區植被恢複技術”在大慶油田公司采油一廠、二廠示範區推廣應用。
“大慶油田礦區受損濕地景觀生态設計與恢複技術示範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在三個示範區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植被覆蓋率明顯增加,水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大慶濕地研究中心平台建設成果突出,作為大慶市重要的濕地研究基地,中心得到了包括市科技局在内等多個部門的大力支持,濕地科學研究水平穩步提高。
3.學術交流與合作
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大力營造我院的學術氛圍,擴大我系的學術影響。近些年,累計開展學術報告活動20餘場,外出參加國際國内的各種學術交流活動近30餘人次。
4.實驗室建設情況
伟德 官网現有省級示範中心1個,下設22個實驗室、2個标本室和1個資料室。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台件數850餘件,設備資産總額為900餘萬元,實驗室總面積為5200平方米,生均占有實際使用面積近3平方米,基本可滿足教學科研需要。
5.圖書資料
資料室藏有各類中外文圖書2500多冊,另外有電子圖書,音像資料,教學光盤2000多本,供教學科研使用。
二、學科建設思路
以大慶油田建設和大慶地方經濟建設為切入點,充分依靠培養現有的學科隊伍,并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強化已有的優勢與特色,增加學科建設的投入,鼓勵和支持科學研究、加大科研産出、提升科研成果的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而擴大我院生态工程學研究在我省和全國的學術影響,并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三、學科建設目标與内容
(一)近期建設規劃
本學科始終堅持人才培養與引進模式,學科隊伍的整體水平有很大提高。在2018年學科建設過程中,我們将繼續通過培養青年教師、引進高水平人才和聘請兼職教師等措施,進一步壯大教師隊伍、提高學術研究隊伍的水平,從而提高本學科的創新能力和競争能力。聘請國内知名專家學者為做特聘教授參與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可以加快我們的學科建設步伐,另外便于我們進行科研合作和廣泛的學術交流。同時,聘請特聘教授,可以彌補我們所存在的一些缺陷,有利于我們利用學術資源、擴大學科或學科方向的影響,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科的發展。2018年,計劃在全國重點高校聘請生态相關專業特聘教授1人。
2018年,本學科将力争承擔省、市重點重大項目,進一步推進科技産出與成果轉化,保持學術論文總量适度增長,大幅度增加高水平論文的質量,有一定影響的标志性成果。繼續推進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營造并鞏固學院的學術氛圍,使學術交流活動的數量與質量穩步提升。
(二)遠期學科建設目标
本學科将力争承擔省、市重點重大項目,進一步推進科技産出與成果轉化,保持學術論文總量适度增長,大幅度增加高水平論文的質量,有一定影響的标志性成果。繼續推進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營造并鞏固學院的學術氛圍,使學術交流活動的數量與質量穩步提升。經過三年學科建設期,完成《伟德 官网重點學科建設管理辦法》第八條基本建設任務,并依據《伟德 官网重點建設學科驗收标準》,評分達到70分以上。
(三)學科建設内容
1.在具有優勢與特色的研究方向産生出1-3項有一定影響的标志性成果,并獲得1-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
2.進一步加強為人才培養服務的能力,将生态工程設計思想和理念更有效地貫徹到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中,同時通過“應用生态學”、“自然生态法則與人類生态文明”等通識課程加強全校各專業學生的生态觀念和思想。
3.繼續完善平台建設,對現有實驗室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和規劃,分别建立濕地生态修複實驗室、植物組織培養及無菌操作實驗室實驗室、土壤檢測實驗室、水質分析實驗室等。同時配備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各室的藥品、器材管理,設備維護等日常事務性工作,使實驗室的硬件現代化,管理規範化,從而達到能承擔國内重大課題及合作項目的水平,争取達到省内先進水平。擴大科研成果推廣能力,将濕地景觀設計研究成果在大慶區域進一步推廣應用,為大慶市生态園林景觀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四、保障措施
1.完善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後備帶頭人考核體系和獎勵制度,
2.加大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的建設資金投入力度。
3.支持在職教師通過考取博士研究生或訪學,提高科研能力。
4.加強學科團隊建設,一方面鼓勵教師根據興趣參與相關方向、形成團隊;另一方面要加強培養優秀的學科和學術方向帶頭人,從而形成有凝聚力的實質性合作的團隊。
5.積極擴大國際合作與交流。
五、建設經費的使用意向
1.支持在職教師學術交流和業務能力培養,提高科研和教學能力。
2.加大促進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建設的資金投入。